7月30日,“星来民行刑一体化公益大讲堂第一期:证券违法犯罪的民行刑一体化治理”在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星来民行刑一体化科学研究基地承办,汇聚了法学界、司法界及实务界的权威专家。活动采用“线下参会+线上直播”双模式,吸引了线上线下近2500名法律从业者参与,其中线上学习人数超2400人,堪称证券犯罪领域的一场高水平学术与实务交流盛会。


多维视角

剖析证券犯罪治理现状与挑战



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印波主持,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主任、创始合伙人,民行刑一体化科学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珺开场致辞。王珺主任指出,近年来证券违法犯罪案件数量呈上升态势,监管方面愈发严格,完善了行刑双向衔接机制,呈现出立体化监管格局,因此民、行、刑交叉问题成为实务中的棘手难题。举办此次活动,旨在搭建一个跨领域的交流平台,为解决证券领域的法律风险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在主题演讲环节,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检察官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国际刑法学分会副主席王新教授以“我国证券犯罪的刑事法律规制与司法认定问题”为主题展开深入讲解。他提到,2019年《证券法》修订后,金融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中办国办对证券犯罪秉持“零容忍”态度。当前,传统犯罪类型仍占主导,但财务造假案件有所增多。王新教授结合多个典型案例,解读了财务造假犯罪司法认定的新变化,剖析了罪名区分与责任划分等难点问题。此外,他还指出证券犯罪司法实践面临着执法周期长、罚金计算争议大、法律解释复杂等诸多挑战,并建议律师善用案例,行业推动成立研究中心以统一标准。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邢会强教授就内幕交易问题进行了线上分享。他强调,内幕信息重要性是证券法的核心问题,然而当前多地内幕信息重大性标准不断降低,且与信息披露重大性标准混淆,这违背了基本原理。邢教授以相亲并购为例,说明执法思路存在主观随意性,导致信息冗余。他还指出内幕信息认定存在双标问题,呼吁反思绝对信息平等理论,避免将内幕交易绝对化,提出重大性标准应回归正常,建议以50%以上概率为标准,同时强调执法司法者要科学、理性、自信。


与谈交流

分享办案经验与行业痛点



实务对话环节,各位律师结合自身办案经历,分享了宝贵的实务经验并指出了行业痛点。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寿双律师结合实践案件,提出“依法抗辩有效、找人无效”等实务经验,并指出当前行政处罚与刑事追责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伟律师回顾过往证券犯罪案件的办案历程,着重强调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证据标准与程序透明的重要性。



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王营律师以亲办案件为例,揭露了证监会执法中的程序争议,如“审计底稿查阅权”“集体讨论制度缺失”等问题,呼吁监管机构提升执法透明度。


公益赋能

推动证券犯罪治理专业化精细化


星来民行刑一体化公益大讲堂首期课程至此圆满结束。本次大讲堂兼具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务指导意义。证券犯罪治理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关乎金融稳定与市场信心的基石。此次公益大讲堂的成功举办,标志着证券犯罪治理在专业化、精细化方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未来行业协作与司法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星来民行刑一体化公益大讲堂后续将持续开展,更多精彩内容与深度探讨值得期待,敬请关注!

北京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8号华润大厦17层东区




武汉分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黄浦国际中心10层1001室




编辑、排版:王昕

审核:管委会



相关资讯